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

获得积分
资料库会员登录
搜索: [高级搜索]
下载首页 | 资源分类 | 下载排行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文档  > 医院业务管理
 
分类导航
 医院业务管理 (265个)
 医院公文模板 (20个)
 医院等级评审 (60个)
 流程图 (28个)
 医学知识 (36个)
 医院院长(CEO)文库 (59个)
下载排行
·医院防统方控制解决方案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制度大全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分类.x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
·医院医疗器械科工作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汇编(医院范
最新资源
·三甲医院财务工作流程图
·吴崇其六种医疗风险与五国处
·软件微小化开创个性医疗信息
·科室管理记录册模板
·国际医院评审(JCI)项目建议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分类.x
·医院管理制度.docx
·上海市放射质控文档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重视医院服务营销 提高医疗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
资源大小:1.55 MB 资源类型:文档
下载积分: 0
更多
-->
下载统计:总下载:882,本月下载:1,本周下载:1,今日下载:1
发表评论 错误报告 加入收藏夹
资源介绍
第一部分  管 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

1、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应诊时间不少于12小时/天,并能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有方便居民的通讯联络方式。
3、深入社区,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项工作,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
4、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网络,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咨询、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帮助社区居民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5、认真执行会诊、转诊制度。根据病情指导、帮助病人转诊。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指导病人转诊的同时,应严格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隔离消毒制度。
6、坚持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因事设岗,因岗设人。
7、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执行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登记记录,分档管理,按期统计上报。

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必须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各项工作中。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3、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和效果评价方法及信息反馈等。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手术、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交接班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
6、质量管理组织应定期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有文字记录,形成报告,定期(每季度)逐级上报。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相结合,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考核评估。

继续教育与技术考核制度

1、坚持“三基”训练,不断提高医、护、药卫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抓好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做到计划有安排、措施有落实、定期有检查。
2、每月讲座不少于1次,业务学习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
3、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必须做到人人达标。
4、除参加规范化培训以外的卫技人员应参加各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并取得规定学分。

请示报告制度

凡遇到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中心(站)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
1、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体医务人员的力量抢救病员。
2、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家属和单位领导不在。
3、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
4、重大经济开支报批。
5、增补、修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
6、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接受其它任务。

医疗差错事故防范与处理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成立医疗质量监控组织,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医疗康复部负责人任副组长,中心(站)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监督本中心(站)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并做好相关的咨询服务以及医疗纠纷调查、核实工作。
2、制定防范、处理预案,主要内容应是针对容易引发医疗差错事故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目标管理。
3、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
4、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的报告制度。实行医务人员→科室(站) →医疗质量监控组→中心主任报告制度,同时上报辖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5、实行医疗差错事故的责任分析、处罚及整改。
(1)对已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科室在医疗差错事故中的责任进行逐级分析,明确相关责任及程度。
(2)根据责任程度,即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进行相应处罚,并根据造成差错事故的原因,责成责任人、科室、机构进行整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管理工作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监测
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灭菌器消毒效果监测: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的浓度监测、生物监测。
2、有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感染病例监测。
3、环境卫生学监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
1、感染病例报告与控制。
2、消毒灭菌与隔离。
3、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过程管理。
4、重点部门管理。
5、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6、医疗废物管理。(按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消毒、灭菌基本要求

1、凡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穿刺针、输液器、注射器、导尿管、膀胱镜、活检钳等)必须采用灭菌方法。
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等物理方法。戊二醛、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对于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材和用品,如胃镜、压舌板、体温表、避孕环等)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对于内窥镜、体温表等要求严格的物品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方法包括热力、微波和紫外线;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消毒方法。
中水平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醇类、醇与氯已定的复方、酚类消毒剂进行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卫生处理。
低水平消毒方法包括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
4、凡标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必须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6、凡被肝炎、爱滋病、结核等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医疗用品必须按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处理。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使用浓度为2000mg/L。
7、连续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应监测浓度,确保有效含量。
8、常用消毒剂戊二醛在使用中应注意加入缓冲剂活化后只能存放28天,连续使用1-2周。戊二醛化学消毒剂浸泡过的医疗器械,必须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后,才能使用。

治疗室、换药室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2、做各项治疗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按字母检索

下载须知:
大部份资源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需要积分的资源要在会员中心注册会员并用 积分体系中提示的方法赚取积分才能下载。

免责声明:
所有资源只能用于参考学习,不能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