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江苏、浙江等省份相继出台医联体建设相关文件,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两会”闭幕,各省卫生健康工作蓄势待发,“医联体”工作部署已经开始预热,昨日,河南省再为“医联体”释放出重磅消息。
河南省投入18亿,建设县域医疗中心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投入18个亿,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50个县域医疗中心,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而此事也已纳入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优先考虑贫困县。”
2019新年伊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在2019河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就释放了这一积极信号,为解决河南省医疗服务水平不平衡问题作出解答。如今,这50个县域医疗中心名单正式公布。
河南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 图片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投入18个亿,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50个县域医疗中心,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已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倾力打造县域医疗中心。各地要抓住政策机遇,实现医疗设备换代升级,重点学科做优做强,医院内涵全面深化。要与一个三级医院对接,切实做好“等额对调”帮扶工作,加快带动县级医院实现能力提升。
到2020年,河南省县域医疗中心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有条件的县(市)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50个县域医疗中心迎来医改新篇章
据了解,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是今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要求通过加强诊疗设备、特色专科、人才队伍、信息平台等建设,来推动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标准,提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较为复杂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域就诊率。今年的目标是完成50个县(市)人民医院的提质升级。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力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项目单位所在县(市)人民政府要成立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于今年3月底前,制定印发辖区内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制定具体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同时,各项目单位要认真对照《2019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考核指标验收标准》,细化工作台账,采取多维度措施,持续整改完善,提升医院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确保达标。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卫生健康委也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行业主导职责和监管职责,通过督导检查,动态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工作有序推进,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在发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体系,推进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之外,2019年,河南省还要在各地积极主动创建省医学中心和省区域医疗中心。其中,今年将启动建设肿瘤、心血管、脑血管、儿童、妇产、传染病、口腔、精神、呼吸、老年医学等10个省级医学中心,为谋划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促进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做准备。
对此,记者对2019年河南省卫健委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
图片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县域医疗中心建设风向标——以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
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阚全程强调,要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要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并重,认真落实村医待遇,让他们职业有前途、生活有保障。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每个县(市)组建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省直管县(市)和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市)要率先突破,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
由三级医院牵头,与区级医疗机构、康复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组建市域管理紧密型医疗集团,网格化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健全上下转诊通道,提高双向转诊效率。
与此同时,重点提高签约质量,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签约服务要覆盖70%的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落实签约服务费等相关政策,调动家庭医生积极性。
整合各类现有远程医疗平台,三级医院联通到县,县级医院联通到村,发展远程医疗,共建共享完善远程医疗定价和支付政策,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截止到目前,今年关于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国家级文件还没有下发,各地已经纷纷开始布局自己的医联体区域建设了,其中都对县域医联体建设“大手笔”投入,可见各地对县域医联体能推进基层医疗资源下沉的高度认可,2019,县域医改将迎来“新纪年”。
附表:2019年度河南省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