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整ECG系统,实现心电自动化管理
摘要:本文从心电图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HIS集成以及系统构成等方面全面介绍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ECG、心电图、心电信息系统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少医院已从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方向发展,并逐步建成了临床医生工作站、PACS和LIS等具有临床性质的信息系统。但作为常规检查的心电图其数字化建设却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北京嘉和公司率先建成了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全院性心电图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各种心电图设备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和诊断,改变了传统心电图的运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医院的数字化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为构建具有完整病人诊疗信息的电子病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建设目标
建设的心电图系统要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能够实现心电图数字化的采集、存储和管理,降低运作成本。ECG系统实施后,要在医院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和相关科室均能方便阅读病人的心电图信息,在医院内部要实现无纸化管理。
2)、实施的ECG系统必须与医院信息系统完全集成,信息能够高度共享。具体标准是:
诊断工作站书写的报告内容在门诊或住院医生工作站能够直接调阅。
在医生工作站中能够象调阅病历一样直接调阅病人心电图信息,无须通过其它途径(如ID号、姓名等)。
书写诊断报告后各种检查工作量,后台要能够自动统计,在综合查询和医务统计中能够直接调阅。
对于已出院病人,要能够象调阅病人病历一样调阅病人心电图,要把病人心电图作为电子病历一部分进行管理。
3、 关键技术
与PACS相似,心电图信息系统也需要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管理。与PACS相比,由于其数据量较小,因此其传输和存储的难度也小一些,实现心电图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对心电图信息的采集、后处理和辅助诊断以及实现与HIS的集成上。
1)、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心电图信息系统的难点之一,其主要困难在于:心电信息分类较为繁杂,心电图设备厂商众多,常规静态心电图分为单导、3导、6导和12导等不同类型,另外还存在3导及12导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室晚电位、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等深层次心电分析技术,因此很难用一种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涵盖所有的心电产品型号和所有的心电检测内容。原有的一个国际试行标准“心电信息的标准化通讯协议---SCP-ECG”,由于仅包括静态心电图而不够全面,且其数字化通讯方案在技术上不能为主流心电图设备制造商所接受。因此,直至目前,国际上尚无权威的心电信息标准。心电信息作为人类最早实现数字化转化的生物信息之一,在存储和传输标准却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标准。
通常心电信息有两种采集方式,一种是以图像方式来采集心电图数据,该方法实现简单,显示也很方便,但数据量大大增加,同时无法实现图象的后处理和辅助诊断。另一种是以原始采样数据的方式采集和存储数据,该采集方式技术难度大,但数据量大大减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其采用全数字化的存储方式,为心电图的后处理和辅助诊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后一种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本系统采用了以原始采样数据的方式采集和存储数据。
2)、信息处理
图形处理功能是心电图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系统具有以下这些处理功能:
①静息心电图:分析具有电子测量工具,能够放大观察心电图,能对历史心电图进行同屏比较,观察病情发展;
②动态心电图:分析模块能够扩展多个客户分析终端,提高Holter使用效率,系统可以全息存储原始的动态心电图数据,方便学术研究;
③运动心电图:分析模块输出符合国内医生习惯的中文报告。高级查询模块,实现心电数据的复杂分析统计功能,能够按性别、年龄段 、 PR间隙、QRS的宽度等条件对几十万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输出统计结果,生成Excel 或Spss的文件,极大的提高心电研究工作效率。
3)、与HIS集成
心电图采集和处理为心电图信息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但作为一套完整的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还必须实现与HIS的集成。一方面,心电图系统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查申请和预约登记等信息来源于HIS;另一方面,心电图系统产生的图像和检查报告等信息要直接为临床或门诊医生服务,因此心电图系统必须与HIS实现数据高度融合。
与HIS集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基于HL7、中间件、直接访问数据库和Trigger等方法。由于国内医院的HIS不具备HL7标准,而直接访问数据库安全性又太差,因此,在心电图信息系统实际建设中我们采用中间件和Trigger作为集成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