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商建国
摘要: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是医务人员、患者、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之间,各种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是患者求医问诊的工具,是医生联系患者的重要手段。此平台与区域医疗业务信息中心的健康卡卡管平台和各医院医生资源数据库关联,使双方基于真实身份下进行互动交流,借助患者在医院的看诊,建立医患之间的联系关系。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建立,将沟通、联络、通讯工具进行整合,实现网络、电话、手机与短信互通;将医疗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实现求医问诊、导医导诊、预约、挂号、远程医疗、康复指导、随访一条龙服务;将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各医院对外宣传咨询服务、予约挂号统一服务平台;将医疗信息整合,实现区域、医院、社区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各类人员通过依托宽带网络交流平台的即时通讯,随时随地进行各种日常医疗咨询,指导患者的健康保健与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确诊率与看诊效率,增强医患感情、减少医患纠纷、减少患者盲目就诊。在充分信息交互的情况下开展远程指导、远程会诊、远程门诊与家庭门诊等业务,为居民健康保健保驾护航。
关键字: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
1 引言
目前在卫生部的指导下,各地都在积极配合居民健康卡的推广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居民健康的推广遇到了很大阻碍。主要原因是居民健康卡的设计与应用,目前只局限的医院内部使用,城镇居民并没有感受到居民健康卡,给他们的健康保健与求医问诊带来多大好处。将居民健康卡应用进行扩展,是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当务之急。
最几年来远程医疗在不断地发展,但远程医疗为什么目前只能局限与远程会诊,虽然有各种原因,但主要因为没有为医生提供对远程病人诊疗全过程跟踪,与即时沟通常态化的系统工具与手段。
现阶段,我国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沟通渠道的不顺畅。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着各种健康门户网站,这些网站在指导广大群众的健康保健、问诊就医指导、疾病咨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医患通过这些网站进行沟通时,医患之间的真实身份无法保障,从而使问诊就医指导建议也无得到法律的保障。
由于医疗资源不对称,使广大乡镇居民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基层医院医生不能对随时随地得到导师专家的业务指导。
随着医院电子病历建立,电子病历共享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基于区域的可交换的居民健康档案库即将形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健康档案通过平台展现给医患双方。使这些档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医生通过区域个人居民健康档案了解交流对象的健康情况,实现了有效诊前咨询与诊后医疗服务跟踪,使医院医疗性为延伸到患者家中。
2、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应用架构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是搭建是医院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了使双方使用真实身份,必须引入医生资质与居民健康卡数据库。为了得到患者的治疗与健康档案信息,还必须将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平台与医院患者治疗相关信息引入此平台。
各类人员通过各自的终端设备,登录智慧医疗服务进行信息沟通。利用宽带网络的软终端与移动接入车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各种信息交互与沟通。
2.1患者:通过家庭电脑或手机,登录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了解各医院专家与排班情况,与看诊医生或社区医生进行求医问药,健康保健咨询。并通过此平台进行予约挂号。
2.2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此系统与本辖区各类患者提供健康保健咨询。负责由各医院转入本社区患者康复与随访问联系,为各类患者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
2.3咨询导诊:由各医院提供专业的咨询医生利用在线聊天工具,开展患者诊疗前的疾病咨询心理等服务,并进行相关导诊与医疗过程投诉服务。
2.4医生:利用对病人的看诊,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上建立与患者的联系关系,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种交流工具,及时解答患者各种问题。
建立与各类专家导师与各类医生的联系关系,实现医疗业务实时互动交流,即远程会诊与远程指导。
2.5移动接入车: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基层医院设备,减少投资成本。移动远程医疗工作站,应具有网络、高清摄像、医院主要设备与医院系统接入功能。主要设备配置如下:移动推车、高清摄像头、万向臂、灯光照明、计算机、显示器、高清视频编码器、音响、耳麦、电子听诊器、配电系统等。
万向臂:一端固定在移动推车上,一端固定高清摄像头与可调解的照明灯光。长度在1.2至1.5米之间,由基层医护人员操作。可以365度方位与上下调整摄像头,以适应各种场合的使用。
高清医用摄像头:它是专家的眼睛,要求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辩率,可自动对焦,可调整分辩率,具有拉近与推远操作功能,有效像素1920x1080。用来采集患者影像。
高清视频编码器:完成多路1080P高清视频的压缩。用来接入医院各种影像检查设备影像。
医用显示器:带触摸功能,尺寸20.1英寸,分辩率1600x1200。用来显示放射、CT等图像信息。医护人员可以方便使用触摸屏操作远程医疗系统。
其它配置:计算机、双视屏采集卡、音响、耳麦、电子听诊器、配电。
医用胶片扫描器:采用专业的医用胶片扫描仪和管理软件将传统胶片数字化高速度扫描后,自动存储为国际标准DICOM图像,方便浏览、存储、打印图像及报告。
移动推车:带有止动装置的移动推车,加载固定上述设备,可调整操作板与显示器高度。
移动远程医疗工作站由于使用在基层医院内部,不用需要无线接入与不间断电源。
移动推车上的高清摄像头可以采集患者影像信息,通过高清视频编码器采集检查设备视屏信号,移动推车计算机系统接入医院网络信息。
作用:基层医院可以将移动接入推车推到任何地方,如:医技检查科室、IUC病房、远程门诊等,进行有专家参与的患者全过程远程指导。
专家可以利用移动推车,实现患者诊疗全过程教学指导。还可以利用它举行各种医疗专业学术研讨会,实现经常性的小型学术交流,活跃学术交流氛围。
病房移动接入推车,晚上可以作为病区值班医师与在家医生的会诊工具,也可以作为移动查房推车,还可以为家属提供远程探视时的工具。
2.5数字手术室:配置高清摄像头与可远程控制摄像云台,可以将心电与麻醉记录传递给专家,可将本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资料接入并与专家共享。
3、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系统架构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是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信息交流、医疗服务的工具,是患者了解各医院医疗情况的窗口,连接予约挂号系统的钮带。主要有以下窗体构成:
系统需要设置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名称字典表,并设置相关信息。
3.1用户注册:
用户通过智慧医疗业务系统进行身份注册,注册前选择需要注册的登录身份。
患者用户注册:输入身份证号,系统在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查询是否有此人记录。若有,用户输入发卡时登记的手机号,系统通过短信将注册识别码发出,用户输入识别码,系统确认后注册成功,系统分配患者唯一ID号,用户设置密码。为了保护病人隐私,用户可以设置昵称。
医生注册:首先由各医院维护人员,对此系统的医生资质库进行维护,设置医生的帐号、姓名、科室、职务、职称、年龄、性别、个人照片与简介,设置初始密码等。医生登录系统后修改初始密码。
社区医生注册:首先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维护人员,对此系统的医生资质库进行维护,设置医生的帐号、姓名、科室、职务、职称、年龄、性别、个人照片与简介,设置初始密码等。医生登录系统后修改初始密码。
3.2用户登录:医生或病人通过此窗口进行登录或注册。注册人员必须是已办理健康卡或有医生资质的人员。登录后系统弹出迷你首页与医患交流平台主界面。在操作系统托盘中显示系统图标。
3.3迷你首页:各医院网站入口、各医院专家介绍、智能导诊、基于健康卡的各医院予约服务平台、健康保健知识、网上论坛等。
3.4主面板:显示各类联系分组情况与相应联系人、引导智慧医疗服务交流平台主页面、引导与某一联系人聊天窗口、引导查找联系人、引导予约服务窗口、引导显示个人健康档案与看诊记录、引导进入高清视屏交互窗口。
联系人分组
3.3.1医院咨询组:主要负责本医院导诊,与本院相关的咨询。负责收集患者在患者医疗活动中投诉意见,解答患者的投诉建议。
3.3.2医生组:患者通过医院看诊记录或医生查找,建立患者与医生的联系。
医生可以查找其它医院的医生或专家。
3.3.3患者组:医生可以查找已看诊患者,作为联系人,并将患者近按疾病分组。
3.3.4社区医生:可以加入社区医生做为本人的日常生活保健医生。
3.3.5病友群:可以加入各种人(专科医生或患者)开立各类疾病的病友群。
以上联系人的加入是通过联系人查找窗口实现的。
可以设置联系人状态(在线、离线、隐身等)。
按不同身份登录的用户分组各不相同。患者身份登录后有:医院咨询组、医生组、社区医生、病友群。医生身份登录后有:医生组与病友组。咨询身份没有特定组,不能加入联系人,只能通过医院网站的在线客户服务,接受患者的咨询。
3.5医患聊天窗口:提供文字、语音、视屏聊天、截图、影像资料传递与影像资料分析工具、留言、邮件、聊天记录归档等功能。
医患双方与各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通过此窗口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此窗口查询患者的历次门诊看诊与住院记录,也可以看到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档案资料,可以对DICOM与其它格式图像进行专业分析。
侧边信息窗口:主聊天窗口的侧面边信息窗口根据用户对象的不同,显示不同信息。
3.5.1医生与患者聊天时:医生可以看到患者的历次看诊记录与社区服务记录。
3.5.2患者与医生或社区医生聊天时:患者可以看到医生或社区医生简介、照片等,可以看到所在医院或社区服务卫生中心、科室、简介等信息。
医生之间的聊天时,医生可以使用高清视屏按钮,引入高清视屏交互界面,进行远程医疗指导。
3.6高清视屏交互:此窗体由聊天窗口引入,可以使用双显示器显示,一个显示聊天窗口,一个显示高清视屏交互窗口,也可以将聊天窗口拖入到高清视屏交互窗体中。主要有以下功能:
3.6.1高清视频窗口:显示基层医院移动推车或远程手术室高清摄像头影像。远程专家可以远程进行云台操作。
3.6.2屏幕共享窗口:基层医院医生操作本地HIS/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通过屏幕共享技术实现患者资料共享,避免直接为各医院信息传递系统开发接口。
3.6.3 DICOM图像分析窗口:医生或专家打开此窗口加载DICOM与其它图像文件,医生或专家可以同时对图像进行分析。为了满足分析信息的网络实时交互,可以采用坐标同步,遥控控制的方法。
3.6.4电心图文件分析窗口:医生或专家打开此窗口加载显示心电图机生成的文件图像,医生或专家可以同时对图像进行分析。
用户可以在屏幕上打开多个应用窗口,可以将某一窗口放大,可以使用窗口截取、截屏、屏幕录像功能对上述某窗口进行操作保存。
3.7医院服务:点击主面板某医院图标,系统导入某医院网站。
在网页中提供医院、科室、专家介绍与专家排班、客服中心在线服务、提供在线咨询与医疗服务投诉。医院维护人员进入时,可以进行医生与专家信息,登录信息、专家排班调整维护工作。为患者提供智能导诊,分时段予约挂号功能。并在专家坐诊调整时,及时通过服务平台的留言或短信功能通知预约患者。
3.8电话与短信:若用户可以取得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聊天窗口发短信给对方,也可以直接利用类似skype功能与联系人通话。
3.9消息盒子:能及时了解针对本人的所以消息,显示联系人对话与留言、医院检验结果、联系人加入、邮件、挂号预约变更等列表信息。当有上述信息后,操作系统托盘中的闪烁,鼠标移至图标时显示消息盒子窗口。
3.10联系人:此窗口为用户提供联系人查找界面。
3.10.1找医院:选择系统登记的医院列表,系统相应医院图标加入到医院咨询组。
3.10.2找医生:选择系统登记的医院列表,再选择本人看诊医生或直接选择此医院某医生。并注明加入注释,医生确认后加入到看诊医生组。或直接通过本人看诊记录表找医生。
3.10.3患者找社区医生:选择系统登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表,系统显示社区服务站的服务范围,确认后再选择此社区服务站的医生。并注明加入注释,医生确认后加入到看诊社区医生组。
3.10.4找病友群:选择由各类人群建立各种疾病的病友群,并注明加入注释,版主确认后加入到病友群组。
对于使用医生身份的用户登录时,不需要找医院。
3.11系统接口: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系统,是建立上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基础上的应用系统,它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对接。
3.11.1医生登录信息:与各医院的HIS系统医生维护模块对接,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提供登录医生的代码与姓名等信息。再在服务平台中补充其它信息。
3.11.2门诊专家排班表:与各医院的HIS系统门诊专家排班表对接,为服务平台提供予约挂号依据。
3.11.3予约挂号记录表:与各医院的HIS系统挂号模块对接,为医院挂号系统提供网上予约挂号记录。
3.11.4门诊看诊信息:包括看诊记录:时间、科室、医生、诊断等;看诊医嘱、看诊费用、看诊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共享交换文档,传递给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保存。
3.11.5住院信息:主要有住院记录:时间、科室、医生、出院诊断、出院小结等;医嘱、费用、住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共享交换文档,传递给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保存。
4、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应用流程分析
患者与各类相关人员安装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客户软件。运行后,通过健康卡管理中心进行实名注册。通过注册的病人可以得到自己的终身健康档案,查询本人在各医院的看诊记录,包括:住院门诊病历、影像、用药记录等。也可以得到社区医生在日常沟通时的诊断资料。
各类人员利用此平台开展各种医疗业务的沟通,主要应用如下:
4.1远程医疗指导应用流程
远程医疗指导需要贯穿与患者整个诊疗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4.1.1确定交流对象:远程指导由基层医院医生发起,可以与日常的联系导师交流,也可以在论坛发贴征求医疗方案,最终确定指导专家。
4.1.2前期交流:交流对象确定后,需要进行大量交流工作,包括与患者或医治医师聊天。
4.1.3资料准备:为了节约专家指导时间,事先可以使用离线或在线方式,传递各种资料包括影像资料B超、CT、病检等。
4.1.4医疗全过程跟踪指导:有远程专家参与的对患者诊疗全过程指导,如:看诊、镜检、病检过程,直到得到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制定诊疗方案,最终使患者康复。
4.1.5患者档案资料归档:对远程医疗指导产生的关键信息,包括视屏、聊天记录进行选择性归案,完善患者健康档案。
4.2远程手术指导实例分析
由于手术前诊断与实际手术存在差异,如某基层医院为病人诊断为肝囊肿,手术开刀后发现患者为癌变病人,基层医生无法完成。在取得患者亲属同意后,通过此系统呼叫远程专家。远程专家可以通过三网融合的网络,在家中或酒店等地点及时响应进行实时手术指导。
若没有这套系统,有时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几个小时等远程专家到场指导,或重新缝合转大医院治疗。为此加大了病变转移等危险,病人为此承受重大痛苦。
4.3患者看诊流程
患者得身体不适后,需要进行医疗咨询(求医问药)、予约挂号、医生看诊、获处检查检验结果、住院或门诊治疗用药、身体康复等诊疗过程。
医患双方利用此平台可以得到如下应用:
4.3.1医疗咨询:患者登录此平台后,可以通过迷你网页中的疾病与健康保健知识,网上健康论坛,对本人疾病症状有一个初步识别。可以通过智能导诊,链接到相关医院网络,了解医生与专家介绍。
4.3.2予约挂号:通过主面板的医院图标,进入医院网站,通过智能导诊确认需要看诊时,链接进行预约挂号界面,了解各医生预约挂号情况。确定医生与时段后,系统发送短信验证号,患者输入验证号,并通过健康卡的银行帐号或网银进行挂号费支付。若由于医院原因予约变更时,系统通过留言或短信通知患者。患者可以通过此系统取消予约,系统扣除手续费后,自动返原挂号费。患者到医院凭健康卡取号。
由于实现了基于健康卡的实名制挂号,大大减少爽约,减少了倒号现象。
4.3.3网上予诊:医生利用此平台交流窗口,对予约本人的患者进行予诊交流,提醒患者看诊时准备的资料与注意事宜,查阅患者档案资料,拟定诊断方案。
4.3.4医生看诊:医院HIS系统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交互信息,得到患者看诊记录与全部健康档案资料。医生还可以通过患者健康卡验证后,对不符合身份的看诊记录进行调整。
4.3.5检验检查结果:当检验检查结果出来后,医院HIS系统与此平台联动,发送短信与留言,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电脑及时查阅结果。
4.3.6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家属可以通过此系统查询住院费用,利用健康卡的银行帐号进行住院费予交,还可以利用病区移动推车,开展远程探视业务。
4.3.7档案查阅:患者可以随时查阅本人的看诊记录与相关医嘱、检查检验结果。并通过此平台随时与看诊医生或社区医生沟通。
4.3.8随访:医生可以制定随访问计划,随时或定期与患者沟通,并完善随访问记录档案。
4.4社区医疗服务
社区医生利用此平台,为本社区的慢性病人跟踪服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并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上门医疗服务。
4.5科研教学服务
医院各类医务人员,通过此平台上的患者健康档案,开展各种科研项目研究。通过远程医疗积累的视屏资料开展教学。
5、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应用效益分析
此平台建立应用后,将为医疗业务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产生不估量可经济与社会效益。主要效益分析如下:
5.1医疗业务协作,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某些三级医院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减轻床位压力,将对患者治疗分解治疗前期、治疗期与治疗康复期。对治疗前期与康复期患者在社区医院中完成,手术治疗期则在三级医院完成。
医生、社区、患者在不同时期,利用此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5.2基层医疗业务指导:由于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医疗协作网,每个基层医生都有经常与自己导师进行医疗业务沟通渠道。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能有效的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与提高医疗保障能力。
5.3充分利用医疗人才资源:国家新医改政策指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通过开展远程门诊与多种形式的医疗业务交流减少盲目出诊。并通过此平台达到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
5.4充分利用退休专家资源:退休专家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但由于年龄与精力,不能坐门诊,上手术台。通过智慧医疗服务平台,退休专家即可在家中开展医疗咨询、远程门诊或进行远程手术指导。
5.5培养年青医生:一个人的医学知识,是通过医学院专业学习得到的。而医疗水平的提高是在日常诊疗与不断勤奋学习中大量经验积累,并在建立导师与学生的“传帮带”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水平。但是由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手把手进行指导。利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专家双向指导:专家对基层医师有针对性的日常医疗业务指导;专家的本职日常医疗业务对基层医师的指导。使导师的指导一直贯穿在年青医生整个业务工作中。
5.6促进日常医疗学术交流:为了促进专业学科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医疗专业学术研讨会,但由于专家医疗业务繁忙无法到会。利用医疗业务交流平台,实现经常性的小型学术交流,对疑难杂症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学科发展。
5.7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此平台建立应用后,为医患之间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信息沟通渠道,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或社区医生进行沟通,医生或社区医生也可以随时解答相关问题。
5.8减少患者盲目就诊,节约医疗资源,节省患者费用:目前医改在不断深入开展,现已在进行药品零差价,并提高诊查费用,利用此系统医患之间可以在看诊前进行充分沟通,从而大大减少盲目看诊,节约患者诊查费用或医保费用支出。
5.9提高医生看诊效率:由于医生看诊前,已利用此平台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并查阅病人历次看诊档案资料,所以患者到医院看诊时可以大大节省看诊时间,并提高确诊率。
5.10理顺予约挂号,减少倒号现象:当前各医院通过114平台、健康或医院网站、银行网站实现予约挂号。予约信息管理混乱,经常出现,患者爽约,倒号现象。利用此平台将各种予约挂号整合在一起,极大方便了患者,利用健康卡的身份识别与银行支付功能,实现了实名挂号与挂号费用的支付,从而大大减少了爽约与倒号现象。
5.11促进居民健康卡的推广:由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应用,始终以居民健康卡为各应用的关键字。通过注册登录,患者可以得到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全过程跟踪服务,病人与各类医生不再需要门诊病历本,就可以查阅到患者所有诊疗记录与健康档案。由此此平台将成为患者的医疗行为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5.12促进健康档案的利用与完善:目前健康卡号为身份证号,但身份证号在发放过程中存在重号,号码过长不利于使用。患者使用此系统注册后,系统将为用户生成一个唯一健康档案号。利用此号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接口,收集用户在医院看诊记录、住院信息与社区卫生服务、远程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形成完整的患者终身健康档案。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指出: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有效运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步增强。建立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需要,在目前医疗人才稀缺的形势下,是解决医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建立,将推动居民健康档案的完善与应用,进一步扩展居民健康卡的应用范围。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保障,延伸了各类医疗机构服务范围。推动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使基层卫生服务站真正成为各类医院的助手。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健康卡的发展。最终促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
2012-09-17
--------------------------------------------------------------------------------
[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 43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