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生命信息传递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周毅①② 牛启润③ 王婷① 孟铁豹① 黄瑞梅①
①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510080,广州市中山二路74 号
②广东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510180,广州市惠福西路进步里2 号
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120,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 号
摘 要 远程医疗可远距离提供医疗、信息、培训等服务,共享大医院的专家、医疗资源,平衡不
同地区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偏远地区提供大医院的医疗
支持。本文论述了会诊中心及其系统的硬件架构、软件的设计和构成,以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使
用流程,并对远程会诊中心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远程医疗 视频会诊 系统构架
1 背景
近些年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看病难,看病贵”仍是我国医疗的现状。远程
医疗(Telemedicine)是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医疗专
家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向远距离外的人员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1-2]。远程会诊是远程
医疗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它由参加会诊的专家对病人的医疗健康信息、图形图像
和初步的诊断结果进行交互式讨论,从而给远地医生提供参考意见,帮助远地医生得出
正确的诊断结果,指导病人治疗和保健[3-4]。远程医疗可以节省病人路费和不必要的住院
费用、共享医疗信息,使落后地区获得更多的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减少因医疗资源分
布的地区差异,贫富差别等造成医疗水平的不平等,使患者以可负担起的价格获得较好
的医疗服务。
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该系统建在远程生命信息监测平台之上,在人体
生命信息的网络化传输的基础上,搭建集检测、保健、医疗急救、健康教育和管理为一
体的综合医疗卫生网络平台。依托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小病社区解决[5],疑难急重
疾病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接受专家的服务,必要时再进行远程会诊,以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的目的。
2 系统架构设计和硬件构成
2.1 系统架构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采用C/S 的架构。在进行远程会诊时,管理中心首先
将医生的视频和语音发送到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多点控制单元)服务器,
再通过MCU 服务器转发到各下级医院[6-7]。下级医院通过访问管理中心的网站脱离地域限
制,随时查看会诊安排或下载会诊结果及浏览会诊视频。管理中心和下级医院的网络拓扑结
构为星型结构,易于拓展和管理。
2.2 硬件部分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核心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会诊方设备包括MCU,高
清视频终端,远程听诊器,串口服务器,高清录播服务器及显示器等。被会诊方设备除
了上述设备还有相应的检测、监测设备。高清终端支持双流,显示器可以显示病人心电
图,血压等体征,远程听诊器可以远程听诊心音心率和肺啰音,串口服务器用于汇接所
有医疗设备,多点控制单元支持多路会议实时进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高清录
播服务器用于视频会诊录制,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下级医院和上级医院配备相应
的设备后,经管理中心协调可随时召集视频会议。系统有整合简单的视频监控功能,可
对网络监控图像及视频图像通过VGA 接口输出到大屏幕液晶电视机或投影议上进行图像
显示,并可对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上显示图像进行随意切换;可在进行视频会议时可同时
对整个会议过程进行音视频存储记录,以便事后方便查询。
其中,视频图像支持H.264、MPEG-4 的视频压缩格式,音频信号遵循G.711、G.723、
G.728、G.729 等标准;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性、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在远程视频
系统部分,视频编解码协议完成在视频源处将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传输,并
在接收端进行解码显示的功能,目前采用ITU-T 的H.323 协议[6]。
3 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
3.1 软件部分 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登录,会诊管理中心、会诊医院终端和被会诊终端
四个模块。
3.1.1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分为三类用户登陆,包括:管理中心用户、会诊医院用户和
被会诊医院用户登陆,各类用户登陆后可访问相应的模块。
3.1.2 会诊管理中心模块 此模块包括:会诊申请审核模块,会诊病历查阅日志模块,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以完成整个会诊过程的调控和安排。
会诊申请审核模块――审核远程会诊申请,依据 |
|